鄞州多部门联手清扫校园周边“不安全”本报记者 李道演 通讯员 陈章君/文 陈鑫源/摄
成立一个由10多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22名执法人员组成的高教园区联合执法队伍,在学校周边设立治安岗亭或警务室……这是宁波市鄞州区在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面采取的多项创新举措。 今年6月以来,作为省综治委、省教育厅确定开展学校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试点,鄞州区正是凭借这些独特有效的措施,通过强力整合执法资源,重拳实施专项整治和全面完善长效机制,使得该区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有了显著改观。
强化组织领导责任是前提 在鄞州区,现有大中专院校9所,在校师生6万余人,区属中小学校131所,在校学生达到14万人,抓好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综合治理成了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校及周边的和谐安定十分重要,事关教学大计和‘平安鄞州’建设。”鄞州区区委书记寿永年表示,该区成立了由综治、教育、公安等10多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指挥领导。 在整治期间,鄞州区政法委书记、综治委主任王国定多次深入到有关高校周边调查研究,召集综治、教育、公安、城管等部门召开协调会,推进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王国定告诉记者,整治工作由区综治委牵头,公安、教育、城管等职能部门参与,力求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强力整合执法资源是关键 学校园区的治安问题是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公安机关在坚持对侵害在校师生案件有警必出、有案必立、有难必帮、大案必破的基础上,还要求各派出所主动帮助学校指导和完善治安管理制度,加大校园周边的巡逻力度。据统计,目前该区公安机关共清理高校周边出租房600多处、清查娱乐场所69家、查处消防安全隐患14处,确保了学校周边的治安稳定。 在大学园区,浙江万里学院西大门外的违法经营问题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无证流动摊贩的大量存在,“黑网吧”、“黑旅店”的违法经营,严重干扰了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为此,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集有关部门实施了联合执法,彻底将这一带的流动摊贩、“黑网吧”、“黑旅店”一扫而空。截至目前,全区共检查学校周边路段餐饮行业1286家次、整顿无照经营175家、取缔无证流动摊贩1100多处,极大地净化了校园周边经营环境。 此外,学校上放学时段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是专项整治的重点之一。为了维持学校门口的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该区专项整治工作从细微处着手,注重搞好学校周边的交通警示标志。如当地的邱隘实验中学地处居民小区旁,每到放学时就会出现营运三轮车拥堵现象。为此,该镇在校旁道路上重新划定了三轮车停车标线,社区警务室还派工作人员在学生上放学期间协助管理交通。与此同时,对于中小学生上下学车辆接送问题,该区着重推进了公交化接送工作,规范了学生接送车辆营运秩序,杜绝了“黑车”营运。目前,全区绝大部分乡镇、街道的中小学已经实施了公交化接送。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保证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是维护学校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鄞州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薛维海介绍说,在这次专项整治中,鄞州区着力理顺了大学园区各方关系、建立健全工作协作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和督办通知书制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据悉,该区整合了公安、城管、工商等多个部门的执法资源,建立了一支由22名执法人员组成的高教园区联合执法队伍,从8月下旬开始,集中办公,每天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另外,该区还在学校周边设立治安岗亭或警务室30多个,设立报警求助点70多个,向学校派驻专职保安员130余名。 通过半年时间的整治,鄞州区已初步实现了校地共建模式。今后,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长期纳入到平安镇乡、街道的创建范围,确保问题联治、平安联建、文明联创机制的深入落实。
|